记者走进上饶证券大厦时,正值早盘集合竞价阶段。营业部门口的电子屏闪烁着红绿数字,几位中年股民正激烈讨论着某只创业板的走势。'现在做配资的客户能占到三成。'从业十二年的客户经理林志强(化名)递来一杯浓茶,茶汤里浮沉的茶叶恰似他口中起伏的市场。
配资业务在地方资本市场始终带着神秘色彩。上饶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张明远向我们展示了一组数据:2023年当地配资规模较疫情前增长47%,但客户平均持仓周期从21天缩短至9天。'这不是投资,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。'他指着电脑屏幕上某只振幅达15%的科创板股票说道。
值得注意的是,配资客群正呈现年轻化趋势。在万达广场的咖啡厅里,95后程序员小陈向我们演示了他开发的自动追涨停程序。'3倍杠杆下,抓到两个板就能翻倍。'他手机上的某个配资APP界面显示,其账户余额在两周内经历了从5万到23万再归零的过山车。
监管层面同样暗流涌动。某不愿具名的金融办工作人员透露,今年已查处7家违规配资平台,但'就像打地鼠,新的马甲不断冒出来'。这种猫鼠游戏催生了更隐蔽的'抽屉协议',即通过民间借贷形式完成资金对接。
'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杠杆本身。'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周维民在访谈中强调,'而在于投资者用买菜的心态对待手术刀般的金融工具。'他办公桌上那本被翻烂的《非理性繁荣》,扉页上写着'警惕流动性幻觉'的批注格外醒目。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2
2025-07-11
2025-07-11
2025-07-11
2025-07-11
2025-07-11
2025-07-11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10
评论
韭菜老K
周教授说得太对了!去年配资亏掉首付钱才明白,股市里最贵的学费就是侥幸心理
趋势猎人J
建议深挖配资平台的资金渠道,很多所谓第三方支付根本就是自融马甲
红茶数据
上饶本地人来说句实话,现在连菜场大妈都在讨论杠杆倍数,这个信号很危险
止损大师Q
文章里年轻程序员案例太典型了,技术分析再强也敌不过强制平仓线
江畔渔翁
抽屉协议那段信息量很大,能不能做个系列报道?想了解具体操作模式